中美商標注冊大不同!一張圖看懂,跨境電商必看指南
瀏覽:183 來源:-- 發布時間:2025-03-17 08:50
中國品牌出海潮下,商標注冊成了企業的 “生死符”!你知道嗎?在美國注冊一個商標可能比國內貴 3 倍,但選錯策略卻可能損失千萬市場!本文深度解析中美商標注冊的 5 大核心差異,附 2025 年最新流程對比圖,助你避開 “被搶注”“無效注冊” 等陷阱,用最低成本鎖定全球品牌護城河!
一、底層邏輯差異:中美商標制度的 “基因不同”
1. 注冊原則:“申請在先” VS “使用在先”
1) 中國:嚴格遵循 “申請在先” 原則,商標權歸屬于最先提交申請的人。
2) 美國:以 “使用在先” 為核心,即使他人先提交申請,若你能證明更早使用,仍可奪回商標權。
2. 分類標準:尼斯分類 VS 獨特分類
1) 中國:完全采用《尼斯分類》,共 45 大類,按商品 / 服務細分。
2) 美國:在尼斯分類基礎上增加 “交叉引用”,例如將 “計算機軟件” 單獨列為第 9 類子項,需精準匹配。
避坑指南:美國商標申請需細化到具體產品功能,模糊描述易被駁回。
二、流程對比:美國多花 3 個月,卻能省百萬?
關鍵差異點:
美國商標需在注冊后第 5-6 年提交《使用聲明》,否則視為放棄權利。
中國商標公告期更長,異議風險更高,但流程更快捷。
三、風險控制:美國商標的 “三大隱形雷區”
1) 近似商標判定更嚴格:
美國商標局會審查 “視覺、發音、含義” 三維相似性,例如 “小米” 與 “小迷” 可能被認定為近似。
2) 惡意搶注頻發:
2024 年中國品牌在美被搶注案件同比增長 62%,集中在服裝、電子類目。
3) 撤銷程序更簡單:
任何人可基于 “未使用” 理由申請撤銷美國商標,而中國需連續 3 年不使用才可能被撤。
四、常見問題解答
Q1:中美商標注冊可以同時進行嗎?
A:完全可以!建議同步啟動,避免因美國審查周期長導致市場空白。
Q2:美國商標必須找本地律師嗎?
A:是的!根據美國法律,境外申請人必須委托持牌律師提交申請。
Q3:注冊后如何維護?
A:中國每 10 年續展一次,美國需在第 5-6 年提交使用聲明,第 10 年續展時再次提交。
【鷹飛國際成立 22 年】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,在北京、深圳等地都設有分部。作為全球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,主營業務有:美國L1簽證、海外公司注冊、會計財稅、美國簽證、商標/專利/版權、離岸銀行開戶、海牙認證、海外倉等。若您有全球商務拓展需求,可撥打電話 400-7227-010 或加客服微信 yf400722701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