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美國居民在美國申報個人所得稅攻略
瀏覽:4908 來源:-- 發布時間:2020-05-09 11:04
美國有著世界上最復雜的稅收體系,主要稅項包括所得稅、銷售稅、工資稅、遺產/贈與稅、消費稅、財產稅等等,每個稅項又有多個細分。對于沒有報稅經驗的中國人來說,要搞懂這其中的門道實在不容易。
什么是非居民外國人?
非居民外國人美國國稅局劃分的一個稅務身份,簡單說來就是既不是美國人、也不是美國居民。通過以下三個問題,可以確認自己的稅務身份:
1、是否是美國公民?
2、是否擁有美國綠卡?
3、是否滿足以下長期停留美國的條件:
(1)本年在美國停留31天及以上;
(2)過去三年(含本年)在美國停留183天及以上:僅計算第一年天數的1/6,第二年天數的1/3,和本年全部天數。(例如,某人2012-2014年分別在美國停留120天,那么對于2014稅務年來說,此人在過去3年里停留了180天(120*1/6+120*1/3+120=180),不符合183天的測算,2014年稅務身份仍為nonresident aliens);
如果以上條件均不滿足,則稅務身份為非居民外國人,使用1040NR稅表報稅。滿足以上任意條件,使用1040稅表報稅。
什么情況下需要報稅?
理論上,只要你在美國有收入就需要報稅。在過去,如果你在美國的工資收入低于個人免稅額,則可以免除報稅,不過2018年沒有免稅額這一項。這里的收入包括了工資收入、利息、分紅、獎學金、商業收入、租金收入、版權收入等等。
此外,非居民外國人的信托或財產受托人也需要報稅。
報稅并不意味著你需要繳稅,大多情況下,由于預扣稅的存在,很多非居民外國人在年內是多繳了稅款的。下列情況下非居民外國人需要報稅:
要求退還超額的預扣稅或多繳的稅款;
聲明稅務優惠條例。不同國家與美國有著不同的稅收協定,例如根據中美稅收協定,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是免稅的,如果被扣稅,需要聲明中美稅收協定,要回稅款;
什么時候報稅?
報稅的截止日期是來年的4月15日,如果4月15日是周末,則順延到下一個工作日。例如,2018年的美國收入需要在2019年4月15日前完成報稅。如果,你在美國沒有工資類收入,或者你在美國沒有公司或辦公室,則報稅截止日為6月15日。
有些人因為特殊原因,沒有辦法在截止日期內完成報稅,可以申請延期報稅,不過需要在正常截止日期前遞交延期申請4868表格。
常見收入證明/表格
美國稅法規定,負責分配收入的公司或組織需要詳細記錄被分配人的收入信息,并在第二年年初上報國稅局,報給納稅人。因此,就有了各種類型的表格。這些表格不僅記錄了收入信息,還記錄了稅務信息,如預扣稅總額。個人在報稅是需要這些表格信息填寫稅單,并作為憑證交給國稅局。對于非居民外國人來說,最常見的表格如下:
表格 | 名稱 | 解釋 |
1042-S | Foreign Person's U.S. Source Income Subject to Withholding | 多種類型的收入都可以體現在這張表上,如獎學金、服務費、版權費等,是專門針對外國人在美國的收入設計的 |
W-2 | Wage and Tax Statement | 僅針對工資收入 |
1099-R | Distributions From Pensions, Annuities, Retirement or Profit-Sharing Plans, IRAs, Insurance Contracts, etc. | 養老金、保險金等分配收入 |